【内涵】文梳理法治体系建设的发展脉络

  我们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团结带领人民在困苦艰难起步在探索持续奋斗在挫折后恢复重建在新时代创造辉煌,成功开辟了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创立了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构建了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华民族迎从站起富起到强起的伟大飞跃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1954年9月第一届全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华人民和宪法,反映了全人民的同意愿。此前,在宪法草案公布后,全有1.5亿人参与了讨论,提出意见118万多条。图为1954年6月15日,北京营第一棉纺织厂工人们获悉华人民和宪法草案公布的消息后,立刻出版黑板报宣传。新华社记者 吴化学摄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人民进行了法治建设的伟大探索,为建立新型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积累了实践经验。

  1922年开始,先后拟定了劳动立法四项原则和劳动法大纲井冈山土地法,有的地方还设立了革命法庭。

  1931年通过的华苏维埃和宪法大纲,是第一部反映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参加家管理的宪法性文件。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民主政权设立了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陆续制定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等千余件法律法令,创造了马锡五审判方式。

  解放战争时期,我们领导制定了土地法大纲,华北人民政府制定了200多项法律法规,设立了有分工有配合有制约的司法机构。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领导人民实现了从旧法统到新法制的历史性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制框架体系。

  新成立前夕,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同纲领,为新成立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开展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政治基础。

  新成立后,我们领导人民制定了五四宪法和家机构组织法选举法婚姻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建立起社会主义法制框架体系,构筑起比较完整的立法行政司法体系,为巩固社会主义革命成果,建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法律秩序提供了有力保障。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历史性跨越,形成了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的十一届三全会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大方针,要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八二宪法的制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的十五大第一次把依法治确立为领导人民治理家的基本方略,并写入宪法。

  第十一届全人大四次会议宣布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形成,我们用30多年时间走完西方30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走完的立法道路,写下了人类法制史上的恢弘篇章。

  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的历史性飞跃,向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家的总目标勇毅前行。

  的十八大以,以同志为核心的从实现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提出全面依法治,组建全面依法治委员会,统筹推进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基本形成全面依法治总体格局。

  的十八届四全会首次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的总目标是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家。

  的十九大十九届四全会始终把坚持和完善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摆在重要位置部署推进。

  全面依法治工作会议,明确了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的指导地位,把坚持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列入十一个坚持强调,推动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时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成效,深刻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坚持走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作出战略部署,为建设更高水的法治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详见政法委秘书长依法治办副主任陈一新深学笃行法治思想 更好推进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源求是网

  策划岳劲松 柴潇凡

  制作柴潇凡

  审核李艳玲

  监制张西立